「生蛇」正式學名是“帶狀疱疹”,是由水痘過濾性病毒引起的疾病,並具高度傳染性,由 於紅疹會圍着身體的神經線延伸,因而得名「生蛇」。所有曾出過水痘的人士,病毒會潛藏於體內,當身體免疫力下降便會引發「生蛇」。 病發部位: 病發部位取決於病毒的潛伏位置,常見於腹部、背部、胸部、臀部、手腳、臉部、頸部等部位。 生蛇病發率高: 有研究指出,在香港50歲以上的成年人當中,有 20% 人士曾經或正在「生蛇」,情況相當普遍,而高危病患者,如:糖尿病、癌症、60 歲或以上長者,發病率更會大增。 病徵:痛、好痛、非常痛 生蛇部位初時會有痕癢及恍如刀割的痛楚,通常持續兩至三個月,有患者形容感覺等同火燒、針拮、刀刺或電擊等痛楚,皮膚被輕輕觸碰,或處於冷空氣環境,已疼痛無比。 後遺症 疤痕:疤痕是最常見的後遺症,如不幸發病位置在臉部,病毒有機會侵犯三叉神經,嚴重者更可致盲。 生蛇後遺神經痛:「生蛇後遺神經痛」(PHN) 亦非常普遍,患者生蛇的情況康復,但局部的神經痛症仍持續不斷,困擾可達幾個月至數年。英國研究發現六十歲以上人士有 20% 機會出現後遺神經痛,八十歲以上更高達 34%。 以下人士不建議接種疫苗: 1. 50 歲以下人士 2. 懷孕婦女 3. 對凝膠 (Gelatin)、新霉素 (Neomycin) 或 對疫苗成份過敏人士 4. 免疫系統較弱或正使用高劑量類固醇人士 5. 患有肺結核正病發又未經治療的人士 6. 體溫高於攝氏 38.5°C,正在發燒的人士 疫苗接種: 近年,生蛇疫苗已引入香港,所有年過 50 歲的人士,可自費接種此疫苗,只需 接種一針疫苗,便可得到長效的保障。 接種詳情,可向本中心查詢。 ![]() |
疫苗種類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