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(八月二十九日)發信予全港醫生和醫院,提醒他們如有病人臨床上懷疑為寨卡病毒感染,應即時為病人安排化驗調查。署方重申,及早辨識是找出個案的關鍵。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說:「鑑於新加坡持續發現新增本地寨卡病毒感染個案,本港上星期亦確診首宗外地傳入個案,由於國際旅遊頻繁,故此寨卡病毒傳入本港的風險高。市民和醫護人員必須高度警惕。」 衞生防護中心提醒醫生,如有病人臨床上懷疑為寨卡病毒感染,應安排血液和尿液測試。如病人曾到受影響地區,更應加倍警惕。醫生亦應留意有可疑病徵的病人之間是否出現任何異常群組或關連。及早辨識有助控制可能出現的本地傳播。 發言人補充:「為防止寨卡病毒可能在本地傳播,及早安排化驗調查極其重要,有助找出任何個案以適時展開流行病學調查,並實施控制措施如控蚊。」 與此同時,衞生署港口衞生處已加強巡查口岸,確保良好環境衞生及有效防治蚊患。港口衞生督察已加強對機場、海港和陸路各口岸清潔和害蟲控制承辦商的訓練,確保病媒控制措施到位。各口岸亦已加強健康宣傳,透過單張及海報,提醒旅客預防寨卡病毒的所需措施。 發言人說:「所有口岸的恆常健康監測會繼續為入境旅客監測體溫,懷疑個案會被轉介往醫療機構跟進。然而,由於現時約有七至八成病人感染寨卡病毒後沒有出現病徵,而大部分出現病徵的患者亦可痊癒,故此我們再次呼籲,任何人從寨卡病毒受影響地區到港後至少21日內,須繼續使用昆蟲驅避劑,減低傳播風險。」 衞生署一直與旅遊業界和持份者緊密聯繫,特別是營辦旅行團到寨卡病毒受影響地區的旅行社,以及接待團友到受影響地區的領隊及導遊(尤其是孕婦),定期更新疾病資訊和健康建議。 要預防寨卡病毒感染,除一般防蚊措施外,衞生署呼籲市民注意以下特別須知: 甲、外遊須知
乙、對懷孕婦女和計劃懷孕女士的建議
丙、預防因性接觸傳染而出現不良懷孕後果的特別建議
|
推廣工作 >